生活做饭常识,生活做饭常识有哪些
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生活做饭常识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生活做饭常识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健康饮食包括哪些方面呢?
健康饮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原则:
1.远离加工食品。避免食用火腿肠、方便面、奶茶等精加工食品,并尽量不采用煎炸等烹调方式,以免摄入过多的油、盐和反式脂肪。《英国医学杂志》发布研究称,每天进食4份以上超加工食品与每天进食少于2份的人相比,全因死亡风险要高6.2%。建议多食用果蔬、全谷物、坚果、鱼类等天然食物,烹调方式也尽量多以蒸煮和急火快炒为主。
2.早餐要吃好。英国伦敦帝国学院研究发现,不吃早餐,大脑会释放出需要高热量的信号,导致午餐和晚餐摄取“垃圾食品”的几率大增。长期如此,肥胖症、高血压、高血脂和糖尿病等都会找上门来。德国埃朗根大学研究表明,不注重吃早餐的人寿命平均缩短2.5岁。一顿合格的早餐应该至少包括三类食物:面包、杂粮粥等淀粉类主食,鸡蛋、瘦肉等优质蛋白质类食物和新鲜果蔬。
3.晚饭要吃早。晚饭早点吃不但有利于消化吸收,而且不影响睡眠。西班牙巴塞罗那大学全球卫生研究所一项研究显示,超过晚上9点吃晚餐,将增加罹患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的风险。日本研究显示,临睡觉前吃晚饭,会增加27%的高血压风险。 按照晚10点最佳睡觉时间计算,晚餐最好在晚6点左右吃,最迟不要超过晚7点。不得已吃得太晚,也不要马上睡觉,间隔至少2个小时后再入睡。
4.进食先菜后饭。发表在《糖尿病、肥胖和代谢》上的研究显示,先吃蔬菜再吃肉,最后吃米饭、馒头等主食,有助降低餐后血糖峰值,减少血糖波动,并能预防低血糖,糖尿病患者特别适合这种吃法。
5.在家做饭。美国哈佛大学陈曾熙公共卫生学院发表研究称,相较不经常在家吃饭的人,经常在家吃饭的人2型糖尿病的发病风险低14%。美国华盛顿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研究人员发现,每周在家吃饭6次以上的人,不仅身体更健康,对生活的满意度更高,幸福感也更强。
6.慢点吃、认真吃。日本研究显示,吃饭快不仅让人容易变胖,还会增加心血管疾病、糖尿病的风险。美国一项研究显示,与吃饭时常看电视的人相比,吃饭时从不看电视的人肥胖风险降低37%。慢点吃、认真吃,细嚼慢咽有利于更好地感知胃肠饥饱状态,也更利于营养成分吸收。
厨房烹饪时有哪些安全事项?
健康的食品烹饪方法是保证食品安全的最重要保障。
1,蒸、煮、炖、煲、煨是最健康的烹饪方法,应尽量避免用煎、炸、薰、烤、烘培等烹饪方法。
2,保证食材的新鲜是确保食品烹饪安全的先决条件,在家做饭应尽量避免使用软包装食品。
3,少油、少盐、少糖,食物清淡是最健康的饮食习惯,应尽量避免使用含钠高的腌制品。
4,保持食物的原味和极简烹饪方法是减少营养流失的最有效方法。家庭烹饪无需过度拆解食物,使食物失去应有的价值。
5,烹饪食物时油温以50~60度(油有浮动但没冒烟)为宜,油温过高其产生的油烟和对食物的伤害会给身体带来极大的伤害。
6,控制盐和调味品使用的最好方法是起锅前放盐和调味品,即能保证菜的新鲜清淡又能减少盐和调味品的使用量。
首先,要求所有工作人员佩戴防护服、手套等防护用品。
其次,厨房内部应保持清洁,定期消毒,并避免堆积杂物。另外,在烹饪过程中要严格控制火源,注意加热温度和时间,以及操作火候。
最后,特别提醒使用刀具时要小心谨慎,保证刀具锋利,不得随意乱动或放置,以免误伤自己或他人。厨房安全培训既是为了工作人员的健康与安全,也是为了客户能够放心享用美食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生活做饭常识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生活做饭常识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